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歷史新方位,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、人們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、國際格局的變化,都讓原本倫理話語體系面臨新的挑戰沖擊。如何滿足新的倫理訴求、如何讓倫理話語發出新聲音實現新價值、如何為全人類的倫理生活貢獻中國智慧,是新時代倫理學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。本書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倫理思想的形成與發展,剖析了氣候變化與信息革命背景下的共享倫理走向,凝煉了自由人聯合體的倫理范疇,論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資本倫理及其使命,闡釋了中國智慧在構建新時代倫理學中的作用價值,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、中國氣派、中國風格的倫理學貢獻了新理念、新思想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倫理學研究的有益探索。余達淮,安徽歙縣人,原河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,現任河海大學圖書館館長。河海大學教授,博士生導師;教育部思想政治課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;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基地(河海大學)主任;中國倫理學會經濟倫理專業委員會理事。 主要著作有《中國經濟倫理學發展研究》《存在與花朵》《馬克思經濟倫理思想研究》;主持課題包括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享發展理念研究”(江蘇省社會科學重大基金項目)、“資本的倫理學研究”(國家社科基金項目)、“中國經濟倫理與經濟倫理學發展研究”(國家社科基金項目)。
|